万邦一绝(5)
2025-04-28 05:37:01
  • 0
  • 0
  • 0
  • 0


深度解析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


在全世界数千种语言文字中,汉字是独一无二的,它被称为文化的活化石。汉字,博大精深,历久弥新,它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绵延的笔划书写五千的文明兴衰,汉字是一个超越时空、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灵,它将占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人们,用同一种符号连接在一起。历经数千年演化,至今仍然以其独有的魅力、强大勃发的生命力,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世界。

那么,汉字是如何起源的呢?这一直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世界考古学界将文字作为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之一。世界大多数古文字都湮没在历史的尘埃。而东方的汉字却伴随着历史的风云激荡,一脉相承,勾勒出清晰的发展脉络。是什么赋予汉字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方正流长铸大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大批外国探险者来到风雨飘摇的中国,他们在大量盗取中国的文物的同时,也揭开了这个文明古国一个尘封地下的秘密。

参照汉字结构改选汉字

1922年6月,比利时传教士凯尔温在内蒙古赤峰市掘开了辽兴宗皇帝的陵墓永兴陵,从中出土了辽代哀册。哀册就是皇帝、皇后、皇储们的墓志专有的名字,一般的大臣和官员就叫墓志铭。契丹哀册的出土让契丹国文字失传数百年后重见天日。

汉字产生后,很早就被传播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和周边国家,在很长时间里,汉字和文言都是这些国家的正式文字。在长期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各民族逐渐掌握了汉字结构的规律,创造出更加适合自己民族使用的文字。 契丹崛起于唐末,兴盛于宋,立国后,改国号为辽,逐渐强盛,其疆域东至大海,西到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统治者参照汉字的形体结构创造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契丹正好处于辽、宋、西夏三足鼎立的割据局面,无独有偶,在与其相邻的西夏国,他们的文字同样是根据汉字创造的,公元1036年,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参照融合了契丹文字的造型创制西夏文字,3年始成,共5000余字,笔划繁多,结构繁杂。西夏大力推行西夏文字,但汉字并没有因此而废弃,它与西夏文同时并用,直到王朝的结束。

依然是天苍苍,野茫茫,依然是辽阔雄壮,长风浩荡。 那奔腾而去的铁马金戈已无处眺望,那余音己绝的鼓击钟鸣也已无处倾听。断壁残垣之间,千年一晃而逝,当曾经的一切都被历史掩埋,唯有那凝固在石板上的模糊文字记录着那曾经辉煌的年代。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一个重要朝代,政府清明,思想开放,文化繁荣,科技也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先地位。在国际上拥有无与伦比的美好形象,对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产生了巨大吸引力,日本朝野上下出现了全面学飞模仿中国的热潮。遣唐使就是日本皇家为吸取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而派遣的官方外交和留学使团。在古代,日本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公元405年,一个叫王仁的朝鲜人带着《论语》到日本讲学,并授受汉字,具有文化修养的日本人开始使用汉字记事。8世纪以前,汉字是日本记录书面语的工具。遣唐使在长安学习唐文化的同时,也精心研究汉字。据传,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结合汉字创造了日本片假名和平假名。空海在唐朝精研书法,借鉴草书形成新的字母形式,创制了日本平假名。其实,平假名确实是从中国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当然并非空海一人所创,它早期为日本女性专用,由于宫廷女人长年抄写《万叶集》,而“万叶假名”的汉字都有固定的字音,写着写着无形就简略了汉字,变成类似草书的字体,就成为“平假名”。学习汉字的日本宫廷子弟或考上大学的精英,为了将汉字念成日本本国固有语音,在汉字旁边加上种种拆解汉字而形成的各种助词与记号,逐渐演化成后来的片假名。有传说,片假名最初的创造者是吉备真备。

日本汉字以中国汉字为素材,并且在应用中与汉字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汉字在日本社会广泛应用和深入普及。与汉字相联系,中国的书法艺术也传到日本,虽然历史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将汉字改造成日本文字,但是庞大的遣唐使团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武则天和唐高宗的陵墓前,伫立着64尊潘臣石象,他们所代表的是唐朝的盟国和友好邻邦。其实,不仅仅是在唐朝,汉字,这一特殊的文化符号,早已伴随着文化传播流布四方。朝鲜文字原来一直使用汉字,只不过加上自己的读音,叫吏读。越南早在秦朝的时候就跟中国有频繁交往,他们也是一直将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很久以后才发明了他们自己的文字叫字喃。东至渤海、朝鲜、日本,南至安南、缅甸,西至西域,北至漠北,这一片广阔的空间,超越漫长悠久的历史,是汉字将中国与周边世界链结起来,形成了一个高密度覆盖、高频率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在这一阔远广袤的文化圈里,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使得万邦蛮夷得以教化。

随着周边各个国家的民族自觉意识的产生,一些曾使用汉字的国家先后放弃汉字:韩国创造了自己的训民正音,日本在民治维新时期也提出了废除汉字,越南则实行了拼音化。虽然这些饱经文化浸润的国家如今都有自己的文字,但是,他们的语言中仍然保留着明显的汉字遗迹,朝鲜语、越南语、日本语词汇的六成以上都是由古汉语派生出的汉字词组成的,中国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已经融入到其本土文化里。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